人生有許許多多的階段

從嬰兒時期到大學畢業,我們有著各種不同的任務以及目標

雖然人人不盡相同


但在結束學生身分後,我們終將邁入生命的下一站




工作



不知不覺從軍已經7個多月了,還記得去年在下頂著短到不能再短的小平頭蹲在台北車站的一角
那時心中的惶恐還歷歷在目

但現在在下也總算成為"一兵"了
(終於進入老鳥的階段啦XD)



眼看著退伍日期越加接近,心中的興奮雖然是無比的開心
卻不得不慢慢接受人生的下一站也慢慢的到來


這件事情我們躲不掉,更不能躲掉
因為我們的工作將會佔盡未來幾十年的歲月,挑選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自然成為社會新鮮人首要考慮的課題



說來慚愧在下在學校的這幾年,並沒有真正的預見自己未來將會是何種面貌


自己真正適合些什麼工作?
自己真正擅長哪些事情?
自己喜歡的又是什麼?
對未來的憧憬又會是什麼?


其實就算當兵到現在,畢業已經超過一年了,對於這些問題不但是難以回答
有時候甚至是不敢回答
.
.
.
.
.
.
.
人類有時候也蠻奇妙的,以上的問題雖然人人都想過
真正面對這些問題的人卻是很少
甚至有人早已經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在找工作時卻還是願意視而不見


反而朝著與自己期望相反的路走下去





當然啦!這次在下還是有東西可以分享!

而且就是有關於『工作』


在下最近又看了一本書啦^^"

書名叫做


『億萬富翁的賺錢智慧』



當億萬富翁想必是人人的夢想,如果你不想當億萬富翁,那至少會希望自己能夠衣食無虞的生活
不會每天為了明天的伙食費、下個月的帳單、貸款而頭痛吧!


如果是的話,這本書可以『大概』讓你了解為何自己賺的錢不會使你的存款"富有"
而工作對於億萬富翁的定義也跟我們這些一般老百姓有著強烈的不同


不過哩!由於這次的焦點在於



『找工作』



所以對於億萬富翁的"智慧"在下就先不談了
直接跟大家分享在下整理出來的,如何找到適合自己工作的智慧





一、你最想做什麼?

有時候人家說萬事起頭難,不過莎士比亞也說過『只要開始就不嫌晚』
所以我們先把問題追朔到事情的起源!你想要做什麼?


現在有一些問題請大家看一看,這些問題不需要全部回答,但是希望你可以把答案寫下來,請相信我!這將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1.世界上的所有人中,你最想要做哪一種人?那些人都在做什麼?為什麼會讓你覺得他們的工作這麼好?


2.什麼會讓你快樂?(你喜歡做什麼?你喜歡讀什麼?你跟大家聊天時都聊些什麼?如果你要寫一本書,會想寫什麼?)
請最少紀錄50種真正讓你快樂的東西。請不要想這些東西是否跟工作有關,否則你將會馬上受到限制。


3.你做什麼比較好?你的才華和你的能力是什麼?(與生俱來的優勢以及在生命成長中學到的)最好寫下50到100種。


4.你擁有哪一種天份智商?
(類似興向,如果不知道有哪些的話這邊幫你分類了11種不同的智商類型)

a.音樂的智商
b.語言的智商
c.知識的智商
d.分析的智商
e.空間的智商
f.實踐的智商
g.身體的智商
h.社會的智商
i.直覺的智商
j.企業家的智商
k.演員的智商


5.寫下10個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成功經歷。並且問自己是使用了哪一種才華或能力,因此才會成功。而你是否有其他能力,可以用來獲取更多成功。



6.你已經知道什麼能令你快樂,也知道你的能力是什麼了。請把這兩張清單放在一起,記下清單中重複出現的東西。這張清單將是你的黃金清單。



7.如果你不能失敗的話,你想做什麼?



現在妳了解到自己像要的工作大致的輪廓,現在你只缺少一份合適的工作。而一般來說,找工作的方法有以下四種


1.上網尋找
2.毫無選擇的寄出履歷表
3.回覆應徵啟事
4.尋求勞工局(或是其他職業仲介)的幫助



但壞消息來了:這些是你能選擇的『最不適當』的辦法,成功的可能性很少。很多是業者寄了一個月的履歷後,才察覺上述的方法並不是很管用,而聰明的妳為什麼不去試試看別的方法?也許你是因為不知道其他的管道,但更可能的是:



你不想使用其他的途徑,因為你害怕聽到一個相當直接的答案


『不』


人們寧願不去做或是放棄一切,只是不願意直接聽到一個『不』



剛剛聽完了這個壞消息,但也是有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那就是


『一定有足夠的工作』


真正好的工作從來不在應徵啟事或是勞工局中!你聽到了吧!最好的工作,多半時候根本沒人應徵!
據統計,只有1%到2%的工作被刊登在應徵啟示上!如果你寫求職信你大概沒有多少機會得到他們。



那究竟怎麼樣才是找工作最好的方法呢?


一、問你的朋友和熟人

如果你告訴我你認識的人自己在找工作,將會有個很好的機會。愈詳細描述你希望的工作,他們也就能更簡單的幫你。
當你在找工作時,你要約好時間,固定打電話給你的熟人,讓他們一直記得這件事。然後問他們:

『你認識什麼人,這個人認識其他有工作的人嗎?』如果你一直這樣做,你在100天內找到工作的可能會增加40%。


二、打電話給你感興趣的公司

這裡有一個找工作的重要規則:你會有更大的機會在一家沒有刊登應徵啟示的公司找到工作

問問你的朋友,看他們是否知道有這樣對你的能力和專長感興趣的公司。在電話簿裡找到與你條件可能將符的行業公司。
然後打電話給他們,試試和該公司的任人事主管(如果是小公司就直接找老闆)和她們取得聯繫。


請簡短敘述你想做什麼,什麼和你能力相符,讓他們有就是他們公司需要像你這種人的印象,並且提出不超過4分鐘簡短對談的需求。
雇主總是害怕那些浪費他們時間的人。因此你一定要記住,在四分鐘後問這問題:


『我現在應該掛電話了嗎?或你有興趣和我再談下去?』


當然,你一定要讓談話持續下去,只是現在讓雇主來決定他的時間。這種辦法會令人留下更深的印象。
你害怕這樣做嗎?我要提醒你:最好的路就在恐懼所在之處。請相信我,只有前10個電話是真的比較困難。之後就會比較簡單。



三、直接去這家公司


你先列出一張會被問到問題的單字然後再做計畫。你每天最少前往四家,並且準備好一個四分鐘的簡短介紹。以下幾點你應該提到

『我在一、兩個方面表現傑出,也讓我感到快樂。相信我櫃公司需要我的原因有以下幾點,四分鐘已經過去了,你覺得我有機會嗎?你換和我繼續談下去嗎?』


如果你能留下一些好印象,貨給這家公司免費解決一個問題,你將有很好的機會。如果這家公司沒機會僱用你,但你們的談話很融洽,那你就可以詢問他們是否能為你推薦?


『你知道有哪家公司可能需要我這種人嗎?我能告訴他們,是你推薦我的嗎?』


取得推薦,是這一百天裡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妳要經常去問:


『誰認識這個我不知道的人,或我不知道的公司?』


如果你尋訪了200家公司,你就得到了你的工作。我在此保證!但要記住,我說的不是23或是47家,我說的是200家!




知道要如何找工作了,接著就是面談技巧了!



如果開始的4分鐘過去了,但這位主管仍然願意和你繼續聊下去,那你就有了很好的機會。但第一次面談有幾個重要規則:


1.不要多談自己

回答你該回答的問題,但不要長篇大論講述自己的過去。注意你的談話對象,只要他很安靜並且趣味盎然的聽著你的話,就表示他想了解更多。如果他開始不安的在椅子上動著,並且玩弄手指,就表示他寧可進入下一個重點了。

2.談話內容指向未來

如果你花越長的時間談論一個可能的合作前景,你的機會也就越高。最好是你自己來問問題


『誰將會是我的老闆?我的工作性質將會是什麼?我應該向誰報告?我蓋做些什麼?誰在我之前做了這個工作。他喜歡什麼?他不喜歡的又是什麼?』


3.別太早提到你的權益

第一次會談提到這個問題,絕對太早。想一想,一名雇主不會隨便選擇,更不想再還沒決定前,就商談權益的事。談你能為這家公司做什麼,而不是這家公司能為你做什麼。



4.表現出學習的欲望

你要問:

『我能學到什麼?貴公司五年之後的計畫是什麼?將會需要什麼樣的能力和優點?我將會與你屬下哪些好同事一起工作?我將從他們身上學會什麼?』



5.要求免費為他們工作幾天

你這樣做,不只是未了讓這位老闆瞭解妳,也會讓你有機會適應這家公司,也適應你的老闆、同事,工作和工作環境。



6.在談到關於薪水時,不要先提出數額

如果老闆堅持要你說出一個數目,你要有迴旋空間

『視工作而定,兩千歐元到兩千九百歐元之間來談吧。』



7.談話時一定不要遞上你的求職資料

你要說你沒帶,但明天馬上寄來。這樣有個好處,能讓你從談話中知道該在求職資料裡寫些什麼,這樣也可以讓你掌握談話的節奏,談及其他的重點。你也要問


『我的求職資料中,有什麼對你來說是重要的?』



8.每個會談後,你要寄出簡短的感謝信

如果你並沒有失業,我也推薦類似的作法。但這會持續更長的時間,因為『可惜』你不像一個失業者那樣,有這麼多的時間可以用。你要利用休假時,釐清自己的意義所在,並把你充實的東西(興趣、能力、自信心)找出來。如果你之後想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哪你就能用這些好點子。





呼~~~這次本來想簡短一點,結果還是變成落落長......Orz

不過希望這些"撇步"可以幫助大家對於找工作有更多的幫助



這本書的作者曾經也經歷過破產,只是他遇到了一個很好的導師美國石油界的億萬富翁丹尼爾‧佩納‧什(Daniel S. Pena Sen)
讓我問像深刻的是這個導師給他成為億萬富翁的第一課就是


『你希望在三年內每月賺多少淨利?』


這個問題有兩個思考模式。首先你可以看看自己:你的學歷,你的能力,你目前的情況。然後你才能考慮,根據自己的分析,什麼才是可行的,然後以自己來設定目標。我們在學校裡學會這樣的計畫,但這種方式有個危險,改變不了太多,一切保持原點

傑出的成功人士作法截然不同。他們根本不看自己,而是設定特定的遠景。他們描繪出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後再考慮自己必須成為哪種人才能夠實現遠景。成功的人士看著自己的目標,無視目前情況。他們知道,可以將目標轉向自己,而我們自己站著不動。我們也可以將自己轉向目標,那嚜我們必須成長。

作者當時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才26歲,才剛破產的他倒是比較在意自己接下來的幾個星期能賺到多少錢?但是當時的他正在和自己想請教的導師第一次談話,他必須回答他的問題,也要向他證明,他是值得教導的。

於是他回答『兩萬馬克』(相當於台幣40萬)這是一個他當時自己都不敢想像的數目,而且它根本不知道怎麼做,才能每個月賺到這麼多錢,可是她想讓這個人印象深刻。但是他失敗了,因為他回答:『我沒興趣輔導只有這麼一點目標的人。我給你最後一次機會,回答這個問題:你想在未來的三年內賺多少錢?』


他感覺自己像看錯電影,40萬可不少,絕對不只是『這麼一點目標』但他相信這個人勝過相信自己,於是他努力的思索,一個人每個月能賺多少,然後他說在3萬5到4萬5馬克之間。他的導師微笑的建議他:『那就定5萬馬克吧!(相當於台幣100萬)這是個整數。』


現在問題來了


你想過你在未來三年個月能賺到多少錢呢?


___________________元



想好了吧?

恭喜你,你現在已經有目標了!






這篇網誌給有需要的朋友們,也給未來的我!




如果大家對思考模式有興趣的話,在下下次再整理有關富翁的思考哲學,在下看過以後才真的發現自己會窮不是沒原因的=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utumn11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