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到令人生厭的陽光在這個下午散發著熱力

許久沒有實現讀書計畫的人總算又重拾舊有的好習慣


記得真正畢業的那一天

我曾經對自己有兩個期許



『每星期去品嚐一次美食』


『每星期去星巴克喝杯咖啡,看本好書』





或許有人不太清楚以前的我是個什麼樣的人

我只能說我以前真的很不會過生活
.
.
.
.
.
而這個看似完美又美妙的生活計畫

在開始的一個月其實是非常令人不少人著迷的


但是之後因為工作越來越多了

我本來用來放鬆的美食時間與咖啡時間都慢慢被佔去



一下子

從當時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快五個月

最近的工作量開始有減緩的趨勢

我總算回想起當初的期望

於是在那天下午抱起書本

搭上公車

回到那個熟悉的角落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當然就是書了


一開始的照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那本書的書名


『最後的演講』



這本書目前高居博客來、誠品、金石堂暢銷書排行第一名

我雖然知道這些排行榜有時候大家看看就好

不一定要去真的多在意

(畢竟我曾經吃過一本叫做"秘密"的虧)


但是我向各位保證

這本書絕對是我今年看過

最令人開心、感動、省思的作品



如書名一樣


這場最後的演講者蘭迪‧鮑許,為卡內基美隆大學教授,
教導科目包括資訊科學、人機互動以及設計,
曾與奧多比(Adobe)、Google、電影、華德迪士尼夢想工程公司合作。

他是一位熱情、風趣而且教學認真的大學教授,
在46歲時被診斷出罹患致死率最高的癌症---胰臟癌
手術與化療後,癌細胞轉移,醫生宣布他的生命只剩3到6個月。

同年應學校之邀發表了這場演說
這場演講讓現場400名觀眾笑聲不斷
更讓不少人流下淚來


由於這場演說的幽默以及充滿啟發性的智慧話語廣獲迴響,
因此《華爾街日報》特地採訪了蘭迪教授53次,
寫成了這本精采豐富又讓人動容的

《最後的演講》


本書不僅獻給天下所有學生、教師、父母以及有夢想的人
也是蘭迪教授打算留給他三個尚處於幼童階段的孩子
最珍貴的回憶與話語



以上源自於書側的介紹



有幾件事情我先事先澄清一下

這本書的書名對我其實一點吸引力都沒有
讀過大學的人應該都知道
每當老師叫我們去聽演講時
那段苦悶又委屈時間通常都是用來

聊天+補眠


但我想說的是

我看完這本書了

而且是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


我很慶幸自己看完這本書

更慶幸自己有去看這本書



這本書的內容其實非常簡單
一點都不深奧

但是那種平實又充滿詼諧的話語
總是能讓我在星巴克中忍不住哄然大笑


書中其實就是蘭迪教授一生的各種小故事
每個故事都有他的意義

我非常喜歡書中有一句俏皮話

『只要把聰明的人講過的話自己拿來講一遍,就能夠讓自己看起來也很聰明』


好啦

依照傳統


在下在這邊附上三個我覺得幽默感十足的小故事

(可能內容有點長,但還是希望大家能看完,看到賺到喔!)

==========================以下是本書內容==============================


開著敞篷車的人


天早上,那時我早已得知自己罹患癌症,
我接到了卡內基美隆大學發展事務處副主任蘿比‧科薩克的一封電子郵件。
她告訴了我一個故事。


她說她前一天晚上在開車回家的路上,發現自己前方有個人開著一輛敞篷車。



那是個暖和美好的初春傍晚
那個人把車頂了起來
車窗也都降了下來

他的手臂垂在駕駛座的門外
手指跟著收音機上的音樂敲打著節奏
頭也跟著擺動
頭髮則隨風飄揚


蘿比變換車道,拉近了和那輛車的距離。
他從側面看到那個人臉上掛著微笑
就是那種一般人在讀處時,因為心情愉快而露出的那種心不在焉的微笑


蘿比心想:
『說到享受當下,這個人絕對是典型模範』


那輛敞篷車終於轉過一個街角
這時候蘿比看到了那個人的臉


『老天,』
她心裡暗呼:

『是蘭迪‧鮑許!?』



那幅景象深深印在她腦海中
她知道我癌症診斷的結果很嚴重,

(註:那時他已動完一次手術,但得知癌細胞轉移他將活不過6個月)

但他在電子郵件裡寫到,他對我那副心滿意足的模樣深覺感動。
在那個獨處的時刻裡,我的心緒顯然相當高昂。
蘿比在電子郵件裡寫到:

『你絕對不知道那天我看到你,讓我有多開心。你提醒了我人生的真正意義


我在癌症治療期間,並不是隨時都能夠保持正面積極的態度。
面對嚴酷的醫療問題,實在很難確知自己的情緒狀況。
我有時候不禁懷疑自己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是不是掩飾了內心真正的感受
說不定我強迫著自己表現出堅強樂觀的態度。


許多癌症患者都覺得自己有義務要擺出勇敢的模樣,我是不是也是這樣?



不過蘿比在我毫無防備下看到了我。我希望他看到的那幅景象就是原原本本的我。
至少他那天看到的人,是毫無偽裝的我。


他的電子郵件只有短短一段文字,對我卻深富意義。
她讓我虧見了我自己的內心狀態。
我仍然完全投入在人生當中。
我仍然知道人生是美好的。

我過的還不錯




這篇故事我很喜歡,我們總是汲汲營營的努力活著,
當知道自己死期近了,還能夠在獨處時露出微笑,
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有向他這種

『從容赴義』

的勇氣!




荷蘭大叔的逆耳


我通常不會注意到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
部分原因是我人生中切似乎進行的相當順利
我在學術方面的發展也頗為成功
布朗大學資訊科學系的傳奇教授

安迪‧范丹

任命我擔任他的助教
大家都說他要求嚴苛,可是他喜歡我
我對許多事情都抱有熱情--這是一項優點

可是就像許多人一樣
我有不少優點同時也是缺點
在安迪眼中
『我太過鎮定、太過性急,而且總是忍不住要與人爭鋒相對,總是不斷提出自己的意見。』


有一天,安迪帶我出去散步。
他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然後說:


『蘭迪,大家都覺得你太傲慢,這實在是很令人遺憾的事情,因為你人生往後的成就會因此受限』


回顧起來,他的演詞用字實在非常完美。
他實際上的意思就是說:

『蘭迪,你是個渾蛋!!』


可是他說這句話的方式,卻讓我願意接受他的批評
讓我願意聆聽我的偶像對我說出我需要知道的事情
有個俗與叫做『荷蘭大叔』
指的就是對你坦率提供意見的人,現在很少有人肯這樣做了
所以這個用語感覺上已經有點過時,甚至沒多少人知道

(最湊巧的是,安迪正好是荷蘭人)


不過我喜歡認為自己的缺點是在社交方面,而不是道德層面
此外我也非常幸運,多年來一直都有像安迪這樣的人從旁提醒我
他們因為關心,所以願意把我必須知道的『逆耳之言』告訴我。



逆耳之言其實很少有人真正去靜下心聆聽
因此說的方式就要更有技巧
我雖然不是很喜歡說逆耳之言
但是每當我母親跟我說逆耳之言時
我還真是難以做到平靜下來去思考= =


倒在後座上的汽水


十幾年前,在克里斯七歲、蘿拉九歲的時候
(分別為蘭迪的姪子與姪女)
有一次我開著我全新的福斯敞篷車去接他們

『做蘭迪叔叔的新車要小心,』
我姐姐這樣對他們說:
『上車前要把腳擦乾淨,不要把車子裡面弄髒。』


我聽著她這麼吩咐小孩,心裡不禁產生了只有單身舅舅才會有的想法:

『這就是那種會讓孩子走上失敗人生的訓誡。他們當然會把我的車子弄髒,小孩就是這樣嘛。』

於是,我決定讓事情簡單一點。就在我姐姐諄諄告誡他們的時候


我故意慢慢打開一灌汽水,然後把汽水倒在後座的布椅上。


我要傳達的訊息:

『人比物重要』

車子,就算是這麼一輛全新的敞篷車,也不過是物品而已。


我一面倒著汽水,一面看見克里斯和蘿拉的表情
他們張大著嘴巴,睜大了眼睛
瘋狂的蘭迪舅舅完全揚棄大人的規定。


結果,我很慶幸自己倒了那灌汽水
因為小克里斯在那個週末染上感冒,在後座上吐的到處都是
他一點也不覺得內疚,而是覺的鬆了一口氣
他早就看到我為車子後座施洗的行為
所以他知道弄髒了沒關係。



看到這篇以後,我想發表出來
應該會被一些車迷砲轟的體無完膚
我想表達的是
有些時候人與人的關係不像物品
可以說修補就修補的起來

而且因為這個作者對於身外之物本來就沒那麼看重
所以了解意思就好~
不是要針對別人說『太膩愛車子不好之類的』

當然還是補上一句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台立場





引起別人的注意


工程師和電腦科學家設計東西的時候,不一定都會想到怎麼讓使用者易於上手。
我們常常不懂得怎麼用簡單的方法姐說複雜的事物

你有看過錄放影機的使用說明書嗎?
如果有的話,應該就能了解我說的是怎麼一回事了。


所以我才會一直希望學生重視使用者的觀念
我跟怎麼讓他們了解,製作出不會讓人感到挫折感的科技產品,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結果

我想出了一個絕對能夠引起他們注意的方法



我在維吉尼亞大學敎過一門課『使用者介面』的課
每次開新班第一天,我都會帶一台功能正常的錄放影機到課堂上
我會把機器放在講台上,然後拿出一根鐵槌

當場砸毀那部機器


接著,我會說:
『我們一旦做出難用的東西,使用者會感到惱怒,他們會氣的想把東西給砸爛,我們可不希望自己製作的東西會讓人恨不得砸爛。』


這麼做能夠完全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我看的出他們對我得舉動感到震驚、困惑但是有點莞爾。
這樣的舉動對他們來說非常刺激,他們心裡想著:

『我不知道這傢伙是誰,可是我明天一定要來上課,看看他還會表演什麼特技。』


要解決一項遭人忽略的問題,第一步常常就是必須先引起別人的注意力。



每次看完這篇以後總有種衝動想去上這傢伙的課
想想看,如果有一天學校老師在我面前當場把一輛車子砸爛
我想我一定會把那個老師當神一樣崇拜XD






你唯一能夠仰賴的,就是帶在身上的東西


我向來佩服過度準備的人
大學時候,我有一個同學,名叫諾曼‧梅格維茲

有一天,他利用吊頂式投影機發表報告
但報告只發表了一半,投影機的燈泡突然燒壞了

台下的聽眾發出了嘆息聲
因為要找另一部投影機,至少要等上十分鐘

『沒關係,』

諾曼說:

『大家不用擔心。』


我們看他走到自己的背包前面,拿出一樣東西。
他竟然帶了一顆投影機用燈泡!?
誰會準備這種東西?


我們的教授安迪‧范丹剛好坐在我旁邊
他靠到我身旁對我說:

『這傢伙前途不可限量』


他說的一點都沒錯
諾曼後來當上馬克麥迪亞公司的高階主管,今天的網路使用者幾乎可以說沒有人不受他的工作成果所影響


另一種預作準備的方式,則是
負面思考


沒錯
我是個樂觀主義者,但我在做決定時,通常會設想

『最糟糕的狀況』

我稱之為《被狼吃掉的因素》

我如果做出某件事,最糟糕的結果會是什麼?
我會被狼吃掉嗎?


要當樂觀主義者必須具備一項條件
就是要有

『因應世界末日的應變計畫』


我對許多事情都不擔心,因為他們一旦發生,我早就預備好了因應計畫


我經常告訴學生:
『你到荒野裡去的時候,你唯一能夠仰賴的東西就是帶在身上的東西。』

所謂的荒野,就是除了家裡與辦公室之外的任何地方
所以
別忘了把錢和修理工具組帶著
想像狼出現的狀況



這篇算是我個人的私心
因為負面思考永遠是我的強項
這篇可以說到心坎裡了

要當一個樂觀的人首先要學會負面思考

我想這句話真的對極了

把現實跟理想中間取得了唯美的平衡



潔伊生日快樂


由於演講的前一天是潔伊的生日,因此我再後台安排了只插著一只蠟燭的生日蛋糕,擺在一張活動桌上
(ps.潔伊是蘭迪的妻子)

潔伊的朋友克麗雅‧施呂特爾把蛋糕推出來後,我隨即向聽眾解釋到
因為我沒有好好幫潔伊過生日,所以認為自己如果能夠找到400個人幫她唱生日快樂歌,應該能夠讓她開心

所有人熱烈鼓掌,然後開始唱歌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


那個場面真是美妙無比,就連隔壁的旁聽室裡特過螢幕觀看演講轉播的觀眾,也都一同高聲唱歌


就在所有人都唱著歌的時候,我終於把目光轉向潔伊
她坐在前排,一面用手抹去淚水,同時臉上掛著意外的微笑
她看起來是那麼動人,又害羞又美麗,又開心又感動
.
.
.
.
潔伊和我討論了許多事情
努力在心理上接受我離開之後他必須面對的生活
『慶幸』

兩個字形容我的處境未免有點奇怪
可是我心裡有一部分確實對於自己不是突然猝死感到慶幸

因為罹患癌症
我才有機會和潔伊進行這些重要的談話

我的人生如果是在心臟病發
或是
車禍當中驟然而止



我們就不可能有談話的機會了
.
.
.
.
.
.


=============================================================


看到這裡

我想應該不少人都在開始抱怨了吧

『屁啦!不只三則好不好!』

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我就是騙你們,怎麼樣~~


其實發文這麼久了
我非常明白一篇網誌如果字數太多會遭人反感

但慶幸的是無名還沒有限制文章字數
(雖然留言就有,之前讓我感到不少困擾說...)


但是由於這本書實在太精采
太多可以分享的東西



信不信由你


這篇網誌我將近耗時8小時

由於我很怕各位看到著麼多字數的文章就會馬上點

『上一頁』

所以我很努力的編排文章,希望讓大家閱讀輕鬆一點
現在有太多人看不了字數超過1000的網誌了


我希望有緣能夠讀到這段文字的人都能夠得到很多東西



我重新打完這篇文章後
我突然想到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
蘭迪可能已經離開他的家人了

奇妙的是我居然一點都不覺得他可能已經走了

我甚至活生生的感覺到他和他的家人正在家中安養
躺在白色的軟綿綿的棉被中看著電視
並且和潔伊手牽著手直到他緩緩睡去
.
.
.
.
如果對這場演講有興趣的人可以點選以下網址
http://www.TheLastLecture.com



==========================後記=========================


就說一篇網誌不能打太多東西

怎麼還來一個後記

但是我一定要說明一下

這篇耗時八小時的文章
其實有一半時間是因為之前的文章

突然消失了!?


那時已經凌晨2點多了

我以近乎崩潰的方式尖叫了一聲

然後就不支倒地了
.
.
.
.
.
.
隔天醒來第一件事情還是希望把這篇文章重新分享一次


套這本書裡的一句話

『阻礙我們前進的磚牆,不會無緣無故擋在我們面前,這堵牆不是要將我們排出在外,而是要讓我們有機會證明自己有多麼想要一件東西!』



事實證明

我第二次打的文章量比第一次初稿打的更多
甚至更好~(踢飛)


有得總是有失嘛~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也能夠一起分享我得到的快樂與智慧



大家辛苦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utumn11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